债务上限倒计时:市场能否继续强势?黄金是否继续闪耀?(含股票、债券与2025年市场展望)

如果美国又触碰债务上限,会怎么样?

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,美国真的会借不到钱?

真要是那样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

股市可能晃一晃,债券可能扛不住,而黄金?可能会抢尽风头。

每隔几年,华盛顿就会上演一场政治大戏,而债务上限,总是主角。

这一次,风险更高,时间更紧,市场更紧张。

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事说清楚——简单直白,还得带点意思。


战争财困:债务起点的旧账新说

1.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协约国和德国在陆地和海上激烈对峙。

2. 尤其是在海上,英国和德国是主要对手。

3. 德国潜艇开始封锁英国海域,鱼雷击沉了军舰和商船。

4. 1915年5月7日,英国客轮“卢西塔尼亚号”在驶往利物浦途中,被德国潜艇击沉,约1200人遇难。

5. 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,这在美国引发了强烈抗议。

6. 这场惨剧让原本中立的美国,开始向参战方向倾斜。


    上限初设:预算走上快车道

    7. 那时候,美国法律规定,政府的每一笔支出都要国会逐项批准。

    8. 这就导致在战争紧急时期,拨款常常跟不上节奏。

    9. 吸取了一战的教训,面对即将到来的二战,美国决定改革财政机制。

    10. 1939年,国会正式设立了“国家债务上限”,设定了联邦政府总体的借款额度。

    11. 最初,设这个上限可不是为了控支。

    12. 它的初衷是给财政部更大自由度,在额度内灵活调度财政资金。

    13. 说白了,这相当于政府拿到了一个“透支额度”,能提高资金运作效率。


      上限演变:灵活机制变成政治武器

      14. 二战之后,债务上限成了国会监督政府开支的重要工具。

      15. 虽然总统有一定灵活空间,但只要超过限额,还是得回国会申请。

      16. 达上限不等于马上违约。

      17. 但它会阻止财政部发行新国债,让财政政策陷入瘫痪。

      18. 自1960年以来,国会一共修改了债务上限78次。

      19. 其中,49次在共和党总统任内,29次在民主党总统任内,说明这不是党派问题。

      20. 不过,两党都确实曾借债务上限谈判,推进自己的政策目标。


        华府博弈:债限攻防与市场反应

        21. 举个例子,特朗普任期内,他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修建美墨边境墙。

        22. 虽然债务上限已经上调过80次,但国会与白宫分属不同党派时,谈判就特别激烈。

        23. 2011年,奥巴马任内,债务上限谈判被推到了悬崖边。

        24. 美国股市两周内暴跌17%,标普把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+。

        25. 市场大幅波动,黄金大涨,最终双方在违约前两天匆忙达成协议。

        26. 这次评级下调波及全球,引发连锁反应。

        27. 避险资产像黄金受追捧,美债价值下滑,收益率飙升。

        28. 换句话说,离违约越近,黄金越亮,债券利率越高,股市越难看。


          危机复燃:2023年的财政过山车

          1. 2023年,债务上限又一次成了政治拉锯的核心议题。

          30. 8月,刚谈完协议,惠誉就把美国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+。

          31. 原因包括未来三年财政恶化,以及债务负担持续加重。

          32. 评级机构也对美国频繁的政治博弈表示担忧。

          33. 5月29日,在财政部账户几近见底时,拜登与众议长麦卡锡达成协议。

          34. 协议规定:

          • 2024财年,非国防支出冻结在2023年水平。
          • 2025财年,只允许上涨1%。

          35. 简单说,就是换来两年喘息机会,但支出必须“勒紧裤腰带”。


          TGA账户:美版“余额宝”的危与机

          36. 美国政府用在美联储的财政部总账户,也就是TGA,来处理日常财政事务。

          37. 这个账户就像国家的“对公账户”,负责收钱和花钱。

          38.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人,总是花得比赚得多,只能靠借钱维持运转。

          39. 他账户里常备七万五千美元,花得差不多了就借点填上。

          40. 但如果银行突然不让借,那账户很快就只剩下五千美元了。

            41. 一旦归零,就意味着账单付不了,违约、罚金,一连串麻烦接踵而至。这个“归零日”原定是6月5日。

            42. 幸运的是,美国在5月29日及时达成协议,避免了账户见底。

            43. 债务上限抬高之后,财政部的目标是把TGA补回到七万五千美元的正常水平。

            44. 但要补回七万五千美元,并不代表只需借七万五千美元。

            45. 因为支出持续高于收入,必须借超过十万美元,才能彻底补上缺口。

            46. 到了2023年底,财政部确实完成了这个“补血”任务,TGA恢复到了健康水平。

            47. 把“一万美元”换成“十亿美元”,这个例子就完全对得上美国的财政逻辑。


            债市灌水:价格下滑,收益走高

            48. 政府补TGA账户的方式,就是大规模发行美国国债。

            49. 就像任何商品一样,供给一多,价格就跌。

            50. 当国债集中投放,价格自然下行。

            51. 债券价格下跌,意味着利率(也叫收益率)上升。

            52. 这也是2023年利率一度飙到5%的主要原因之一——财政部急着“补血”,拼命发债。


              2025倒计时:下一个限额怎么走?

              53. 2023年的债务上限暂停协议,将在2025年1月1日到期。

              54. 1月2日起,新的上限按照当时的债务余额设定——36.02万亿美元。

              55. 从那天起,没有新协议,就不能继续借钱。

              56. 自那之后,TGA账户迅速缩水。年初还有8000亿美元,现在已经砍半。

              57. 为拖时间,财政部暂停了对联邦退休和残障基金的拨款。

              58. 但这些“延时手段”撑不了太久,弹药快耗尽了。

              59. 在国会再次抬高上限前,财政部只能靠剩下的钱硬撑。

              60. 好在三四月份是报税季,税收会带来一波现金流回暖。

              61. 可一到五月,烧钱速度又会加快——等到六七月,账户可能再次见底。


                市场观望:谈判拖延,后果难料

                62. 谈判期间,美债发行减少,国债一度变稀缺,价格小幅回升。

                63. 但别高兴太早,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。

                64. 如果协商久拖不决,美国的信用评级又可能再次被下调。

                65. 投资者信心下降,买债热情冷却,利率可能继续飙升。

                66. 2011年的剧本还记得吗?一次评级下调,就让10年期国债利率从2%跳到了3%。

                67. 一旦协议敲定,财政部大概率又要迅速发债,补满账户。


                  博弈继续:政治、权力与不确定性

                  68. 这次,共和党掌控国会两院,有人说谈判应该更顺利些。

                  69. 但别忘了,每位议员都得替选区争取利益,党内协作也没那么简单。

                  70. 最近,特朗普签署了一份6个月的临时预算协议,但没有触及债务上限问题。

                  71. 政府暂时维持运转,各部门花钱不能超出原定额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72. 一些民主党议员起初反对,担心这给特朗普削减联邦岗位开了绿灯。但随后他们改了口,协议得以在参议院通过。

                  73. 尽管特朗普一开始不愿意,但最终还是在参议院批准后签了字。

                  74. 说到底,债务上限的故事还没结束,远远没有。

                  美国真的会刷爆国家信用卡吗?如果债务上限不升,股市或震荡、债券变脸、黄金可能闪耀,一切都才刚刚开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限暂缓,压力未减

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总结一句话: 如果这场债务谈判,又变成华盛顿式的对峙游戏,那熟悉的一幕可能再次上演—— 股市震荡,债市承压,而黄金?很可能再次闪闪发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上周末,特朗普签了一份6个月预算协议,算是躲过了停摆。 但你猜怎么着? 没错,债务上限根本没提。 所以,表面看华盛顿灯还亮着, 可地下室的定时炸弹,依旧在滴答作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滚动至顶部